“明清小冰期” 紫禁城怎么取暖

来源: 行业新闻    时间: 2024-01-18 14:27:22   

  明清两代处于我国历史上第四个冰冷期,为“明清小冰期”。北京城又坐落北方地区,冬天温度较低,明清时期尤甚。不过,紫禁城是皇帝寓居之所,在极端冰冷的时期,这儿也坚持着温暖舒适的环境。这源于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,不只发明晰取暖设备——被称为“火地”的地下供暖体系,还有手炉、火盆、火壶、暖砚等保暖用具。这些取暖设备科学合理,简洁有用,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才智的结晶。

  火地便是紫禁城古建筑的地暖体系。火地由坐落窗户外面的地下操作口、窗户里边的地下炉腔以及室内地上砖下面的火道组成。其根底原理为宫殿服务人员在操作口处,将柴火或木炭置入炉腔内焚烧,炭火发生的热源沿着火道途径分散,并由地下的出烟口排出,其间加热地上砖,运用地上本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,进行传导,然后坚持室内的温暖。

  操作口坐落室外,不只不影响室内人员的日子,并且宫殿的服务人员还可隔着玻璃调查室内的供暖作用,以便及时增减炭火。室外操作口在冬天以外的时节不运用时,一般盖上一个盖板,以避免小动物钻入。火炉发生的热量(搀杂少数烟雾),在地下分散后,仍从地下的专门小口中排出,该出烟口坐落室外台明阶条石的下部。出烟口用铜钱纹的镂空砖雕阻塞,既漂亮又有用,还能避免小动物钻入。这种做法也造就了紫禁城的冬天烧炭取暖、但不见一个烟囱的现象。需求阐明的是,坤宁宫西北角有一个烟囱,但这是清代萨满教祭祀活动中,煮肉排烟的专用通道,与冬天取暖无关。

  由于有火地体系,使得帝王们在室内感觉暖意融融。如乾隆皇帝在《冬夜偶成》一诗中就写道:“人苦冬日短,我爱冬夜长。皓月悬漫空,朔风瓢碎霜。垂帘在氍毹,红烛明涂堂。博山炷水沉,和以梅蕊香。敲诗不觉冷,漏永夜未央。”道光皇帝在《养正书屋全集》中写有这样的诗:“花砖细布擅奇工,暗热松枝地底烘。只疑春煦青,闭眼常觉体冲融。形参鸟道层层接,理悟羊肠面面通。荐以文茵饶雅趣,一堂暖气着帘栊。”在这儿,“鸟道”、“羊肠”即为地下供暖的通道。

  手炉为宫中冬天取暖必备的用具之一,其原料一般为铜质或搪瓷质。手炉的体积较小,内装有炭火,可手捧或放入袖内,以用于取暖。故宫藏黑漆描金开光山水图手炉,长约18.4厘米,宽约12.9厘米,高约14厘米(不含木质提梁)。其造型好像两朵对接的云朵,周围面则以黑漆为底,并用中国传统彩漆描金法绘出山水楼阁、绿树飞鸟等图画。此手炉侧壁含表里两层,内层为铜胆,以贮木炭;外层为木胎,以髹彩漆。手炉的盖面,为铜丝织造而成的罩网,基本功能是通风换气。运用此手炉时,往炉内加燃炭,炭火发生的热量(高温)传到铜内胆,铜内胆再将热量传给木外胆(适温)。运用者双手捧炉,即可感到温暖舒适。

  宫殿绘画中可见手炉在冬天的广泛运用。如故宫藏绢画《胤禛妃行乐图轴》之“裘装对镜”中,制作的是宫中仕女冬天的日常日子场景。画面中,一位面庞姣好的妇女,倚坐在榻上歇息。佳人身着蓝色裘装,腰系玉佩,一手持铜镜对照,另一手则搭于暖手炉上御寒。此手炉为提梁式,便于带着。手炉为浅绿色,上绘枝叶纹。不只造型漂亮,还有利于手炉下部多放炭,以发生更多热量。

  清代宫殿造办处制作手炉的档案比较丰富。如《雍正九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》载:时年(1731)十二月十九日,“宫殿监督领侍陈福,副侍刘玉、苏培盛,交来拄杖一根、手炉二件、食物一匣。传:着将拄杖配竹筒,俱用棉花塞垫包裹黑毡。”又如《乾隆元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》载:时年(1736)六月二十三日,司库佛保来说,重华宫传用部分用具,其间包含“提梁铜手炉二个”。

  冰冷的冬天,宫中日子离不开饮用热水。火壶便是给水“保温”必不可少的用具。故宫藏银提梁方火壶即为当年运用的什物之一。此火壶首要组成部分包含:前方的壶嘴、中心的壶体(带提梁)、后方的手柄。壶体顶面有两个圆形的开口,前面的为送炭口,后边的为注水口。送炭口下面衔接竖向内胆,内胆底部为栅栏式,可使燃尽的炭末落入壶底。壶体正面有出炭口,用于铲除壶底的炭末;出炭口外表有雕刻纹饰,既漂亮,又能通风助力炭火焚烧。内胆与壶体之间有较大空间,用于盛装热水。

  《胤禛妃行乐图轴》、《弘历岁朝行乐图》等宫殿绘画中,也可见火壶。如《弘历岁朝行乐图》中的银火壶,坐落乾隆帝周围的茶架上。架子上还放有茶叶罐、茶盏、茶壶、水缸等用具。此图中的火壶,提梁与火壶底座连为一体,且为金质,集奢华与便利于一体。

  内务府造办处也有不少关于火壶的档案。如《雍正七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》载:时年(1729)九月六日,宦官刘希文传旨,“着做锡火壶一件,其样式着海望(清代大臣)斟酌做,钦此”。又据《乾隆六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》载:时年(1741)十月七日,总管刘沧洲、领袖曹进孝交器物多件,含“银火壶一件(重九十四两)”、“西洋提梁银圆火壶一件(连座重一百零三两)”。

  火盆也是宫中取暖用具之一,其原料多为铜或掐丝搪瓷,内放燃炭。如故宫藏掐丝搪瓷八吉利纹火盆,口径约52厘米,高约21厘米,三足底。火盆面周圈以天蓝色搪瓷釉为底,面上饰以轮、盖、罐、伞、螺、鱼、花、肠等八种吉利纹。火盆转移便利,因此可用于前朝(工作区)及内廷区域(日子区)。故宫的前朝没有火地,取暖的首要用具为火盆。如《乾隆六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》载,时年(1741)十二月初三,宦官高玉等交“铜火盆巨细五十八件、火盆罩巨细三十四件”。该档案又补载:乾隆七年(1742)正月初九,宦官高玉等传旨,“太和殿、中和殿着添火盆,照着养心殿现安之,火盆样式放大些成造”。太和殿、中和殿均为皇帝举办重要礼仪活动的场所,乾隆帝要求添加火盆,以确保冬天在殿内举办活动时的取暖需求。

  宫中内廷区域运用火盆取暖,可见于宫殿绘画中。如故宫藏《弘历岁朝行乐图》,制作的是乾隆帝与诸皇子迎新年的场景。画面中,乾隆帝坐在内廷某宫殿屋檐下,一手抱着皇子,一手击打涵义“吉庆有余”的磬,双脚则搭靠在座椅前的火盆上。其周围拥簇着多位皇子,其间左前方的一位身着粉彩袍的小阿哥,兴味盎然地蹲在地上,靠着火盆,一手拿着柏枝,另一手则将柏枝放入火盆焚烧。柏枝焚烧可发生一种特别的香气,有除倒霉、驱邪魔等涵义。除夕夜烧松柏枝,此做法称“熰(ǒu)岁”。明人刘侗、于奕正的《帝京景象略》有相似记载:“夜以松柏枝杂柴燎院中,曰烧松盆,熰岁也”。

  造办处有制作火盆的档案记载。如《雍正二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》载:时年(1724)三月三日,“总管宦官张起麟传做(入铜作)火盆灯三个、火盆三个、灯罩三个、遮火三个,记此。”又如《乾隆四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》载:时年(1739)十二月初三,“宦官胡世杰交掐丝搪瓷火盆一件(随镶嵌紫檀木座)、掐丝搪瓷有罩盖葵瓣火盆一件。传旨:将掐丝搪瓷火盆并座子,着拾掇,送进其座子上,如少镶嵌处,俟驾幸圆明园时再行粘补;有罩盖葵瓣火盆,配一高楠木六方座;钦此。”

  除了以上这些供暖设备,冬天的宫中,为避免墨汁冰冻,古人还在砚台下供给热水、炭火等“辅热”资料,并装入盒匣中,与砚台组成全体。如故宫藏歙石掐丝搪瓷盒长方暖砚,长约19厘米,宽约15厘米,高约16厘米,首要由砚盒、两方歙石砚台、顶盖组成。砚盒周圈及顶盖饰有云龙及海水江崖纹饰,底座则为铜镀金錾花双龙纹饰。砚盒内外表上部周圈有凹槽,大多数都用在放置砚台。砚台下方,则为热水。热水发生的热量可使砚台里的墨汁不时坚持液态,有利于书写人员在冬天正常蘸墨写字。

  紫禁城帝王冬天运用暖砚的场景可见于宫殿绘画。如故宫藏《乾隆皇帝朝服像》中,乾隆帝头戴冬吉服冠,身着冬天龙袍,正襟危坐于书案前。其穿戴,可反映此刻正处冰冷时节。书案上摆设有暖砚、瓷水盂、书本、纸张、镇尺、瓷瓶等物。乾隆帝左手扶案,右手执笔,预备将书本中的名言佳句,抄写于纸张上。

  值得注意的是,书案上的暖砚造型,相似于上述歙石掐丝搪瓷盒长方暖砚,但画中的暖砚,盒匣周圈为金色装修,再加上匣顶及盒盖的錾花工艺装修,凸显出皇家用品的气度。

  造办处制作暖砚的史料也比较丰富。如《雍正九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》载:时年(1731)七月十一日,宦官王明贵交来(入铜作)“铜烧古方形暖砚二方、圆形 暖砚二方”,期望“烧古见新”。另《乾隆六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》载:时年(1741)六月二十六日,宦官高玉等交来“铜镀金五龙暖砚一方、铜镀金六龙暖砚一方”,并传旨“着刻乾隆年制”。再如《乾隆十六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》载:时年(1751)十一月十二日,宦官胡世杰文传铜暖砚一方,并传旨“着照此砚把戏样式,做法收小些,做暖砚二方,先做样呈览,钦此”。